首页 > 都市 > 播种小康 >

成都之行

第3章 成都之行

播种小康| 70周年专题| 发表时间: 2020/09/24 17:21

●邓小平连忙将老大娘扶起,说: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,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儿子!”

●邓小平对四川省委领导说:“山区农民居住分散,生活艰苦,政策要放宽,让山区农民尽快富起来。”

●邓小平说:“沼气灯和电灯一样亮。沼气的灯具炉具,你们社队企业可以生产嘛!沼气化可以带动社队各种工业的发展。”

●成都之行慰问画家并题写画院

邓小平离开陕西之后,便来到了自己的故乡,“天府之国”的四川。

在成都,邓小平下榻成都西郊的金牛宾馆,住在宾馆的平房中。

当时,应邀为金牛宾馆作陈列画的10多位国画家,也住在该宾馆。

邓小平的大女儿邓林,也是一位画家,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。

当时,黄永玉正好在成都办画展,他与邓林是师生关系。黄永玉到宾馆看望四川画家时,就把邓林介绍给大家相识。

既然是同行,言谈也就随便了许多。邓林带着她的一儿一女,常和她的姑姑邓先芙,来到国画家们所住的5号楼串门,与艺术家们聊天,一起画画。

一天上午,邓小平和随行人员来到宾馆6号楼,观看冯建吴、吴一峰、谭昌镕、邱笑秋等知名画家作画,令画家们个个激动不已。

这天,由邓先芙发起,提议画一幅“不管黑猫白猫,逮到耗子就是好猫”的画。

大家在一起,坦诚相见。由于兴趣所致,大家都画了不少的画,真是很开心。

当晚,画家们加班加点的作画,画出了一白一黑两只猫。

第二天,当邓小平看到《白猫黑猫》时,他笑了。

邓小平一边问是谁画的,一边说:“很好很好,这幅画真是意味深长,谢谢画家!”

邓小平有饭后到户外散步的习惯。正在金牛宾馆修建东楼宴会厅的工人和画家们,每天都有幸,能见到他一至两次。

画家们对邓小平这位几落几起,富有传奇色彩的伟人,心里既感到崇敬,又感到神秘。

画家们对邓小平所提出的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的原则特别赞赏,对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,所作的“要为知识分子当好后勤部长”的发言,感到格外的亲切。

现在,能与邓小平同志同住一个宾馆,每个人都倍感幸运。

四川省美术协会主席李少言提议,将大家已经画好的作品集中起来,办一次展览。请邓小平同志和省里的领导来参观,向他们作一次汇报。

听说邓小平同志要亲临展厅,每位画家都兴致勃勃地为他画了两幅精品。

内部画展是很不正规的,作品全没有托底,有的挂在绳子上,有的摆在会议室的拼木地板上,除了留下一条通道外,满满的放了一屋子的画。

这天,邓小平与家人一起,来到展厅看画。他仔细地听了负责同志对画家们的介绍。

邓小平感谢画家们送他的画,并对四川国画的创作实力,给予了极高的评价。

此后,邓小平为“四川省诗书画院”题了院名,直接支持了由杨超、谭启龙所倡导的四川省诗书画院的建立和发展。

1980年7月4日,这是一个令四川画家们,最难以忘怀的日子。

一大清早,画家们就得到通知,说是邓小平同志要到5号楼来看望画家。至于什么时候来,没有定。

这天天气很热,午饭后,有的画家午休了,有的人却还在作画。

突然,楼下传来了清脆的少儿京腔。

画家邱笑秋忍不住探出头去,往窗外看时,心潮一下子翻腾起来。

只见邓小平同志和一群人,谈笑风生地正朝着他们住的楼房走来。

邱笑秋顿时急出了满头大汗,他连袜子都顾不及穿上,就光着脚穿上了皮鞋。

然后,邱笑秋跑到各个画室去,告诉画家们:“快!快!小平同志来看望大家啦!”

一听邓小平同志来了,画家们赶紧手忙脚乱地整理好装束,奔出门外。

待画家们急匆匆赶下楼时,邓小平一行人都已经走进大门了。

邓小平挨个看望、问候了住在楼下的老画家之后,硬要上楼去看望那些中青年画家。

负责接待的同志劝他说:“小平同志腿不方便,就不用上楼了,画家们都下来了。”

邓小平跟每一位画家亲切握手后,说:“都到齐了,我们在一起照张相,做个纪念吧。”

在外出照相时,邓小平一边走出大门,一边对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局长毕清林说:“你们在那边盖的那座新楼,要修就多修几层吧。今后,盖三层楼以上的都要装上电梯,……”

说着,大家便来到了5号楼前通往礼堂的小桥头。

邓小平对大家说:“我看,就在这个地方照相,就很好嘛。”

在大家安排队形位置和架设相机的时候,邓林向父亲介绍了邱笑秋。

邓小平问邱笑秋:“你的政策落实得怎么样了?”

邱笑秋心里一愣,随即赶忙回答说:“都落实了,全都落实了。”

邱笑秋此时此刻,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,他全身都在颤抖,心里却充满了感动和疑问:我的事儿,他老人家怎么会知道?

邱笑秋走过去,凑近邓小平同志的耳朵,大声地说:“感谢您,邓青天!”

邓小平没有点头,只是微微地笑了。

接着,邓小平对四川日报的摄影记者李焰说:“今天照的这张照片,给画家们每人放大一张,要送到他们手里。”

事隔多年,当时的每一个参加这次接见的人,都珍藏着这张照片。关爱宾馆工作人员

1980年7月,邓小平到四川视察时,再次下榻成都金牛宾馆。

在解放后,邓小平曾10次回四川,先后9次下榻该宾馆。

这天下午,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空,灼烤着大地万物。

邓小平午睡起来,按照往常的惯例,喝了一杯服务员早就准备好的温茶后,他顶着炎炎烈日,就到宾馆园子里散步。

当走到西楼时,望着对面的施工工地,邓小平问道:“这里在修什么?”

陪同的省领导解释说,金牛招待所目前只能召开地委书记会议,连扩大会议都住不下,更不要说县委书记会议了。

现在,这里正在修宴会厅,以适应外国元首来访。下一步就准备修一幢5层高、没有电梯的大楼,以适应县委书记会议的需要。

听完汇报后,邓小平果断地说:“5层楼,没有电梯哪得爬?大楼要修,就修高点,修好点,10年不落后,20年用得上。”

邓小平接着强调说:“这里长时间不住人,要改变,开放或半开放嘛。”

接着,邓小平又接着说:“我们又不是外宾,穿那么整齐干啥,可以穿短袖嘛”。

金牛宾馆作为四川的“国宾馆”,在着装上,一直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。

在1980年以前,宾馆员工的工作服,一律是白色长袖和深色长裤。

在1980年7月的一天下午,由于晚上要在平房宴请用的餐具不够,服务员就拿着盆子到7号楼,把这边的餐具一趟趟地端到平房。

在平房前的路上,服务员潘中林端着餐具,正好与午睡起来散步的邓小平同志相遇。

望着领、袖紧扣,汗流浃背、满面通红的员工,邓小平慈爱地说:“我们又不是外宾,穿那么整齐干啥,可以穿短袖嘛。”

邓小平的这句话,由陪同散步的邓先芙,转告给了宾馆领导。

因此,在这年的夏季,第一套新式工装,白色短袖衫和米黄色裙子,穿在了姑娘们的身上。

那份美啊,成了老员工们今生永远的感动。

好几次回四川,继母夏伯根和夫人卓琳、儿孙,都随同邓小平一道,住在金牛宾馆。

每次开餐,祖孙4代,总是围成一大桌,一起用餐。用餐时,孝顺的孙儿孙女争着坐在爷爷身旁,一大家子有说有笑,其乐融融。

那份天伦之乐,那份浓浓的亲情,弥漫在平房餐厅的每一寸空间,温馨了在场的每个服务人员的心。

时任四川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待处处长的许秉阳,后来回忆说:

我第一次接待小平同志是在1978年11月。

在为邓小平接风的当天中午,金牛宾馆特级厨师朱维新师傅,特地制作了一道旱蒸回锅肉,菜刚一上桌,大家很快就吃光了。

邓小平问:“还有没有,再给大家上一盘嘛。”

饭后,邓小平见到朱师傅,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:“你的菜做得很合大家的胃口啊,你可称作是我们川菜的状元了。谢谢你的操劳,今后我回家乡,还想吃你做的旱蒸回锅肉。”

邓小平喜欢的川菜和小吃有:粉蒸肉、青椒拌皮蛋、金银肝、小青菜、野菜、红苕饼等。

邓小平尤其喜欢吃宾馆特级厨师张兴华拌的折耳根、竹林白肉,炒的豌豆尖和回锅肉。

邓小平说:“回锅肉价廉物美,又下饭,最对我口味。”

而对张兴华师傅拌的竹林白肉,邓小平则称赞说:“片得薄,片得大张,又麻又辣,够味。”

邓小平对家乡的饮食情有独钟,尤其爱吃四川的蔬菜,包括蒜苔、青菜、豌豆尖。

在金牛宾馆,邓小平每顿饭一般是3菜1汤或4菜1汤,菜也就是粉蒸肉、回锅肉、青菜、豌豆尖之类的家常菜,而且绝不浪费一菜一汁。

有一天中午,厨师给邓小平做了一个清炖蹄花,一共只有两小节。

邓小平在吃了一节之后,对服务员说:“这节猪脚吃不了,搁到下顿吃吧。”

到了晚上,厨师把剩下的这节猪蹄热了热,又端上了餐桌。

时任金牛宾馆的特级厨师张兴华后来回忆说:

小平吃了很多次我做的菜,我一直想为小平弄一顿我最拿手的特色菜。但小平一听要花很多钱,坚决不同意。

他喜欢吃的是我拌的折耳根和炒豌豆尖,还有地道的四川回锅肉。

邓小平的简朴和平易近人,对普通工作人员的关爱与体贴,让所有与他接触和服务过的人们,都难以忘怀。指示宾馆对外开放

在为邓小平服务的日子里,金牛人永远难以忘记邓小平那一口浓浓的川音,以及每一句朴素的话语里面,蕴涵的亲切、关爱、理解和睿智。

可谓四川语言大师的邓小平,留给金牛人的每一个细节故事里,处处有着生动、质朴,又耐人寻味的四川话。

金牛宾馆的工作人员吴丽萍后来回忆说:

在小平同志下榻的卧房,烟灰缸上面常常会醒目地放着半截烟。

金牛宾馆服务员打扫房间卫生时,都知道一个不成文的规矩:那就是,绝对不能把这半截烟随意扔掉。

当做完卫生,估计小平同志已就餐完毕,服务员就会将这半截烟送到餐厅。

小平同志拿到烟后,总是很高兴地说:“对,对,还有半截烟,接着再抽。谢谢。”

这个“规矩”,不知始于何年、何时,但服务员们都记住了邓小平的这一习惯,并从小平同志的节俭习惯中,受到教育和鞭策。

金牛宾馆始建于1957年,创建时定名省委金牛招待所。

后来,出于安全和保密方面的考虑,在1958年10月,改名为成都市26号信箱。后又更名为省委第五招待所。

1975年6月,尼泊尔国王来四川访问。

鉴于招待所的名称不利于对外接待,遂改成“蓉城宾馆”。

1978年元月31日,邓小平午睡起来,和家人一块儿,到宾馆的园子里去散步。

陪同散步的宾馆工作人员,请邓小平同志为宾馆题写一个馆名。

晚饭后,邓小平回到办公室,进门一眼就看见办公桌上,摆放着整齐的纸笔墨砚。

邓小平笑着,谦逊地说:“硬是要写嗦,我那字太差,写出来见不得人。”

邓林在一旁,热心地说:“人家招待所给你服务那么多次,每次来就像回家一样。要写,你那字见得人的。”

邓小平微微一笑,信步走到办公桌前,拿起笔,欣然泼墨挥毫,写了一张“蓉城宾馆”。

写完后,邓小平感到不满意,接下来又写了个“金牛坝宾馆”,还是不满意。

题什么呢?邓小平想了几分钟之后,说:“干脆就取名为‘金牛宾馆’。”

大家点头,表示赞同。

于是,蘸蘸墨,又一气呵成,写下了“金牛宾馆”4个字。

邓小平将两幅字对照比较了一下,说:“还是‘金牛宾馆’好。”

墨迹未干,省里党政军领导来宾馆,拜望邓小平同志,碰巧看到这两幅字。

于是,邓小平以征求意见的口吻问:“你们看,‘金牛宾馆’和‘蓉城宾馆’,哪个意义深?”

省委负责同志端详了片刻,说:“还是‘金牛宾馆’好。”

邓小平点点头,说道:“保留了它的原意。”

于是,邓小平题写的“金牛宾馆”4个刚劲有力大字,便挂在了宾馆的大门上。

在1978年新年之际,金牛人从此骄傲地拥有了一个响亮的馆名,即金牛宾馆!

在1980年7月,邓小平在回四川视察时,发现金牛宾馆主要还是用于接待中央首长。

于是,邓小平就对相关负责人说:

这里长时间不住人,要改变,开放或半开放嘛。不能还是老样子,一味搞封闭式服务。

从此后,门卫森严的金牛宾馆,逐步向社会开放。与群众同游峨眉山

1980年7月6日,天气由阴转睛,让人的心胸豁然开朗起来。

邓小平在随同人员的陪同下,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四川的峨眉山。

当时,峨眉山的路是泥巴路,很不好走,群众形容说是:“上山脚杆发软,下山脚杆打闪”。

但是,邓小平这天的精神很好。他拄着一根竹杖,坚持步行。

他一边走,一边看着两边的庄稼和山林,并不时亲切地与沿途的群众交谈。

邓小平看到沿途一些陡峭的山坡上,种了不少玉米,长得稀稀拉拉的,一点也不旺盛。

于是,邓小平便关切地说:“这会造成水土流失,人摔下来更不得了,不要种粮啦,种树吧。”

看到路旁一些地里种上了中药材黄连,邓小平又说:“种黄连可以,不要去种那几棵玉米。”

省委领导汇报,四川边远山区农民负担太重,生活穷困,省委准备拿出10万吨粮食,扶持山区发展生产。首先用于减免长期缺粮队的粮食负担,不征过头粮,陡峭山坡退耕还林还草,发展多种经营,让山区人民休养生息。

对此,邓小平非常地赞许和支持。

回到宾馆后,邓小平亲切地接见了参加省委工作会议的同志,以及参加解放军成都部队师以上干部会议的全体成员。

邓小平指出,四川形势很好,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,鼓足干劲,把战略大后方建设好。

邓小平在上峨眉山时,在半山腰便下了车。他卷起裤脚,手拄拐杖,不快不慢地和大家一起登山。

第二天,从万年寺走路下山,去清音阁时,邓小平还是坚持走路。

在快到清音阁的路上,邓小平坐下来休息,擦着脸上的汗水。

这时,一位上山的老大娘,见邓小平同志旁边有一块石头,也坐了过去。

老大娘见身旁的老人衣着朴实,便问他说:“老大爷,今年多大岁数了?”

邓小平笑着回答说:“我都74了!”

邓小平又问她:“现在日子好些了吗?”

大娘说:“现在家里坛坛罐罐,粮食都装满了,吃都吃不完呢!这是共产党的政策好啊,特别感谢我们那个四川老乡邓小平呀!”

当大娘得知“老大爷”便是邓小平时,她赶快转身,跑到小平同志面前,跪拜起来。

邓小平连忙将老大娘扶起来,说:

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,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儿子!

老大娘此时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,她为能亲眼见到这位为人民谋福利的好“老乡”,而感到十分地激动。

在邓小平登峨眉山这天,摄影记者王仲亮等人也到了这里。他们在经过洪椿坪之后,下到清音阁。

王仲亮后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,说:

这时,一位女服务员跑来神秘地说:“邓副主席昨晚住万年寺,今天要到这里来。你们别走,一会儿他就到了。”

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,大家都翘首以待。

人们默默地注视着由万年寺来清音阁的方向,只嫌时间过得太慢。

10时整,云破处洒下几缕阳光,突然有人惊喜地叫起来:“来了!邓副主席向我们走来了!”

王仲亮接着回忆说:

当时我踮起脚尖一望,果见随行人员前面,有位神采奕奕的老人,拄着峨眉山竹枝,健步下山来。

他身穿短袖白衬衫、草绿色军裤、圆口青布鞋向我们渐渐走来。

王仲亮说:“当时,我真想振臂高呼,但感觉喉头被哽塞着。我想上前同他握手,又怕耽误他前进的步伐。

因而,我只有把这珍贵的历史瞬间,摄入记忆之屏,永不忘怀。”

王仲亮还回忆说:

只见游人们穿着时髦的夏装,自觉地夹道欢迎他。

不知是谁领头高呼一句:“小平同志,您好!”

邓小平微笑着,并未停止步伐,他向大家频频地招手,亲切地回答:“同志们好!祝同志们好!”声如洪钟。

就在这时,我们按下快门,摄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。

人们簇拥着跟在邓小平的后面,只见他稳健地登上清音阁正殿,凭栏坐下休息。

11时后,邓副主席在省委领导及峨眉山市党政领导陪同下,向牛心亭走去。

这时,只见5岁的小女孩马天琳飞跑上前,亲热地叫道:“邓爷爷,邓爷爷!”

小平同志笑容可掬地伸出双手,捧住她的小脸蛋,慈蔼地问:“你妈妈呢?叫她来一同照个相吧!”

小女孩的妈妈喜出望外,激动得热泪盈眶。只听得相机的“咔嚓”声不绝于耳。

阳光普照,流水欢歌。

邓小平容光焕发地沿着山间土路,缓慢下行。

一路上,邓小平都同碰见的游人们,笑容满面地打招呼,向当地农民问长问短。

王仲亮还回忆说:

前一天,小平同志步行上万年寺时,看到毁林开荒,非常惋惜地说:“这么好的风景区,种玉米产量不高,为啥不种树?”

他看到农民在地里耕作,对省委领导同志讲:“山区农民居住分散,生活艰苦,政策要放宽,让山区农民尽快富起来。”

在邓小平行至当时景区公路的终点双水井时,他停下来在此小憩了一会儿。

邓小平登高远眺,胸襟开阔,意气风发,兴致颇为浓郁。

面对着峨眉山的秀丽景色,邓小平对身边的有关领导同志,语重心长地指示说:

峨眉山是个文化型的风景区,是一个宝库。要作好保护,要作好规划,要综合开发;要加强建设,加强管理。

办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。听取沼气建设的汇报

1980年7月10日,邓小平来到成都,视察这里的农村沼气建设。

8时30分,邓小平在四川省委书记杨超等人的陪同下,乘坐旅行车,来到成都市金牛坝区簇桥公社,首先参观了公社的沼气陈列室。

杨超汇报说,四川计划以后每年新建100万口沼气池。按此速度,到1990年时,可以达到总数1400万口沼气池。

邓小平说:“能不能搞快一点儿,3年实现全省沼气化,行不行?”

杨超说:“3年恐怕不行。”

邓小平紧盯着问:“3年不行,5年怎么样?”

邓小平进一步强调说:“四川要搞快一点儿,先沼气化起来,这对于指导全国农村能源建设,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”

杨超提出,四川要实现全省沼气化,需要国家投资3亿元人民币。

邓小平说:“国家给你贷款2亿,你们省自己出1亿,1985年以后,开始陆续偿还。”

杨超解释说,3亿元是作为修建沼气池的补助款,是按每修一口池补助10元计算的。

杨超接着说,除此之外,还有小水泥厂的建设投资和技术培训费用等。所有这些都加上,将是一笔很大的费用,社员负担将比较重,国家若不投资,社员是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。

邓小平说:“沼气化了有收益嘛!沼气发展了,生产上去了,社队企业搞起来,会增加收益的。你们要把这笔账算清楚。”

杨超会意地笑着,点点头。

9时30分,邓小平参观完沼气陈列室后,又来到簇桥公社第五大队第二生产队。

这天早晨,公社的主任王昭宗和副主任范辑熙,带着几名队干部,早早地就来到了第二生产队宽敞的晒场上。

每个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,不停地向宽敞的公路张望着。

因为,在两天前,他们就接到通知,说中共中央副主席、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,要专程来这里视察沼气建设。

当邓小平从旅行车上,健步走下来后,立即就被人们认出来了。

有人高喊:邓副主席来了!邓副主席来了!

这一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队。农民们都围拢上来了,大家用热烈的掌声,欢迎邓小平同志的到来。

邓小平也挥动着手,亲切地向人们致意。

他与来迎接他的社队干部一一握手,然后对陪同他视察的四川省委书记杨超,成都市委书记杨以希等省市负责同志说:

“走,先去看看沼气吧!”

负责接待的公社副主任范辑熙,望着风尘仆仆的邓小平小平,关切地说:

“请邓副主席休息后,再去吧。”

“嘿,刚才走出门,又要休息嗦。”

邓小平同志一句地道的四川话,把大家都说笑了。

“那就先听我们的汇报吧。”范辑熙忙接着说。

“对嘛,对嘛,就听你的。”邓小平爽快地答应了。

在接待室里,邓小平和大家围坐在一起,仔细地听公社的主任王昭宗和副主任范辑熙的汇报。

其间,邓小平还不时地插问一两句话。

当范辑熙汇报,搞沼气建设和管理也需要人才和科学技术时,邓小平插了一句话:

“你们这个公社有多少知识青年?”

“有42个。”范辑熙说。

邓小平说:

这么多知青,他们有知识、有文化,把他们利用起来。

每个大队培养一个沼气技术管理员,发挥知青的作用,不就是一支很强的技术力量嘛。

“这项工作我们立即着手进行。”范辑熙回答。

邓小平满意地点着头。

大家对邓小平同志的洞察力和考虑问题的细致,感到由衷的佩服,崇敬之情油然而生。

汇报进行了半个多小时,会场上一直都处在亲切随和的气氛中。视察农村沼气建设

邓小平在听取簇桥公社有关负责人汇报之后,随后就在有关人员的引导下,首先来到了生产队的沼气动力房进行视察。

这个动力房,由4个共320立方米的沼气池为它输气。沼气池又与养猪场相连,每天猪粪源源不断地流入池内,发酵产气。

正在机房操作的农民毛兴全,见邓小平同志忽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,他感到惊喜万分,竟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

“我们来向你学习,看你表演来啰。”邓小平的和蔼,让毛兴全一下子就轻松了下来。

毛兴全认真地操作起沼气发电的程序。一拉开关,屋子里的电灯亮了。

邓小平很有兴趣地看着沼气气压表上下浮动,脸上始终浮现出笑意。

动力房用沼气做动力,白天磨面、打米,晚上就用来发电照明。

邓小平看到沼气发电,电灯光也很明亮,很有兴趣,他感到很高兴。

四川省委书记杨超介绍说,如果全省都沼气化,按每口池子的平均产气率来计算,每年相当于生产6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。

邓小平不住地点点头,说道:“好,好,要抓紧一点儿。”

杨超接着说,全省实现沼气化,每个大队甚至生产队,都修建大沼气池,解决了动力问题,社队企业就会如虎添翼,那就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前景。

听着杨超的话之后,邓小平说:

社队企业还要因地制宜地,从各方面打主意,如种植业、养殖业、多种经营、加工工业,乃至出口外贸产品等,都要在可能的条件下,多搞一点儿。

听说这里是就地取材,建一口沼气池只花40多元钱。

邓小平说:“很好,这是个方向,可以因地制宜解决农村能源问题。”

邓小平对杨超说:

发展沼气要有一个规划,要有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,要抓科研。

沼气池也要搞三化,即标准化、系列化、通用化。不这样,不好管理,也保证不了质量。

听到公社的同志介绍,公社、大队、生产队,都有兼职人员负责沼气池时,邓小平问:“一个大队需要多少专业技术员?”

公社的同志回答说:“要两个。”

邓小平说:“那就多了,一个就行。”小平又问全省有多少个大队?

有关人员回答说:“有5万多个。”

邓小平说:

将来一个大队,配上一个真正懂得技术的沼气技术员,专管建池和修池技术。这样,全省要配5万个。加上沼气配套所需的各种人员又是好几万。

如果安排知青,全国就可以安排100万人。这就开辟了一个就业的渠道。

从沼气动力房出来,只见昔日沉闷的村庄出现了一派生机。打米磨面机的轰鸣,牲畜的嘶叫,人们的欢笑,组成了新的田园交响曲。

大家感到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农村的面貌确实在变了!

邓小平和大家边走边谈,顺路来到机耕道旁的社员吴绍清家。

这是一排共3间的平房,住房面积有100多平方米。主人吴绍清,高高兴兴地把邓小平一行,引进宽敞的厨房。

邓小平握着吴绍清的手说:“我们今天来看你是咋个煮饭的哟!”

听到这话,吴绍清顿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。心想:邓副主席,您万事缠身,工作那么忙,还惦记着老百姓煮饭的事情。

吴绍清激动不已地连声说:“好,好!”说完,吴绍清当场弯腰点燃了沼气炉。

邓小平站在用三合土抹的大灶台前,仔细地观看了使用沼气的炉灶、炉具,还弯腰仔细查看沼气管子,是如何通进来的。

沼气灶燃烧时,蓝蓝的火焰,无臭无味。

邓小平高兴地说:“火也变了,锅也变了,干净了,卫生了,沼气把过去的土锅土灶都改掉了。”

邓小平问吴绍清:“烧一锅开水要多少时间?”

吴绍清回答:“可能半个钟头吧。”

“能不能炒菜?”邓小平问。

“能。”吴绍清

“能炒腰花吗?”邓小平突然很风趣地问,他的用意是在问,火力大不大。

“少量的也能炒。”吴绍清回答。

邓小平高兴地笑了。大家也都笑了。

吴绍清又点燃沼气灯,让小平同志看。

邓小平说:

沼气灯和电灯一样亮。沼气的灯具炉具,你们社队企业可以生产嘛!

沼气化可以带动社队各种工业的发展。

从吴绍清家出来,邓小平又参观了社员的沼气灯灶。

看到两家社员都是用铝锅煮饭时,邓小平风趣地:“你看,火也变了,锅也变了,干净了,卫生了,沼气把过去的土锅土灶等改掉了,真了不起啊!”

听到这些,大家都由衷地笑起来。

参观完社员家的沼气,邓小平站在路旁,环顾了一下农房的四周,办沼气使这里农村的环境卫生,得到了大大的改观。

只见农家院落里井井有条,干干净净,已出现新砌的花台、水池,花台里种有许多花草。

艳阳下,红苕花、太阳花、月季花……争奇斗艳,不时飘来阵阵浓郁的芳香。

邓小平的脸上,流露出喜悦的神情。

杨超向邓小平汇报,打算搞沼气压缩气体,用它来开汽车。

邓小平很赞赏这个设想,说:“你们可以出去学习学习嘛。”

范辑熙又接着汇报说,办沼气可以提高肥效,可以除菌灭病,可以消灭钩虫病、血吸虫病、钩端螺旋体病等。

邓小平对此很重视,他说:

血防工程搞了那么多年,不彻底,反复大,血吸虫病还是消灭不了。搞沼气能消灭血吸虫病,很好。

最后,邓小平一行沿着机耕道,来到围墙环抱的友谊沼气池参观。指示推广发展沼气

邓小平一行人走进友谊沼气池的院坝之后,便看见院坝北边墙上雕刻着:

联合国环境规划署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沼气建设讲习班、实习班

几排红色的大字,在阳光的照耀下,熠熠生辉,展示着对外开放的丰硕成果。

院坝四周几丛葱茏的翠竹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象征着中外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。

邓小平在这里,仔细地观看了碑文,参观了院里的四、五个沼气池。

参观完毕,邓小平高兴地和干部、社员们一起在“友谊沼气池”旁的坝子里,合影留念。

沼气的开发利用,使这个村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家家都用沼气煮饭、照明,每户每年可节约燃料费数十元。

集体则用沼气做动力发电,磨面、打米、加工饲料。村里村外,房前屋后,干净整洁,有条有理。

然而,早在20世纪70年代,川西平原农村的燃料来源,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。

地处成都市郊外南的簇桥公社也是如此。田地里农作物的秸秆,填不够人畜煮食的灶膛,农民们年终的分红,买不起城里人供应的高价煤。

解决燃料来源的问题,迫在眉睫。

新中国建立后,人民政府千方百计解决成都平原农村的燃料问题。

在1973年以后,人民政府便开始在农村,普遍地进行沼气开发利用的教育、试制,大力推广沼气池及炉具、灯具。从而使得成都平原农村的沼气建设,逐渐地发展起来。

在1974年,簇桥公社就积极响应市里的号召,率先在全社范围内大力推广沼气。

簇桥公社还以五大队二队为试点,在市、区、公社各级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下,经过3年奋战,全社基本实现了沼气化。

昔日人们为燃料的愁事消失了,社员们抛弃了数千年伴随生活的油灯。

簇桥公社五大队二队的沼气建设,犹如突出,搞得越发的有声有色。他们根据该队水位低、黄泥土质,便于修建沼气池的特点,因地制宜地狠抓沼气建设,取得了显著成绩。

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,该社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沼气化。

簇桥公社五大队二生产队,家家户户都使用上了沼气,成为了川西平原上的排头兵。

该队有120户人家,煮饭、照明均使用沼气。还用沼气发电,来带动饲料粉碎机、打米机、磨面机等,出现了“一气带四机”的喜人景象。

沼气的制取和利用,率先从这里由生活领域,走向了生产领域。

由于沼气池的出现,妥善管理了人畜的粪便,既使农村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,人畜粪便、秸秆入池发酵提高了肥效,解决了燃料能源的问题,还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。

农村的沼气综合开发,深受广大农民们的欢迎,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。

杨超介绍说:

1978年8月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我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,专门来该队办沼气建设讲习班,加以推广。

共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、官员,到这里来考察学习。

当时,人们在沼气现场讲习班的院墙上,用中英文刻下了纪念碑,并将讲习班在院坝中挖的沼气池,取名为“友谊沼气池”。

燃料能源是个世界问题,扎伊尔总统蒙博托、瑞士国王等贵宾,也来这里考察、参观过。

簇桥公社的沼气建设,在当时已名扬中外。

听了这些情况介绍,邓小平十分高兴。他又问到四川农村农民的收入情况。

杨超汇报说,广汉等县的冒尖队、冒尖户中,已有年现金收入200元以上的,农业总收入与现金收入的比例,大致是3比1。

邓小平说:“这很好嘛。”

在回宾馆的途中,邓小平兴致未减。在车上,他继续和杨超谈论沼气开发建设问题。

邓小平对杨超说:“你们要把沼气建设中,存在的问题、各种经济收益的账算清楚,能养活多少人?给中央好好写个报告。”

杨超又提出要求,希望国家投点资,解决沼气建设资金问题。

邓小平风趣地说:“杨超同志,算你把这笔生意做成了。”

不久后,在结束四川之行,来到武汉时,邓小平向中央政治局的其他同志,介绍了成都农村开发建设利用沼气的情况。

邓小平说:

这次在四川看到沼气,全国普及可不得了。四川普及沼气,一年就等于600万吨标准煤。

搞沼气可以真正消灭血吸虫。卫生条件好了,周围干干净净,好处太多了。

邓小平还强调说:

南方要普及,要做出规划,要办专门训练班,一批批地办,不要一哄而上,要搞专业队伍,要搞专业化厂生产各种用具。

要给贷款,偿还期可以长些。要解决水泥问题。

邓小平还对省委负责同志说:

沼气很好,是个方向问题,是个世界性问题,可以发电带动加工,也可以解决农民的燃料问题,要搞个规划,能不能在1985年全省农村实现沼气化?

沼气办好了,每年每一户人可以增加几十元钱的收入。沼气化可以增加就业人员。

这是一件大事,要重视一下。

邓小平回到北京后,又指示有关部门拨出了专款,支持四川省的沼气建设。

省、市委根据邓小平的意见,指示有关部门对发展沼气做出了具体的规划和部署,全省掀起了大办沼气的热潮。

邓小平的视察,给了簇桥公社人民以极大的鞭策和鼓舞,使这欣欣向荣的沼气建设,更加充满了蓬勃的活力。

他们修订了发展规划,完善了政策,充实了机构,队队配有技术员,改建扩建了原有沼气池,使之连片发展,形成了规模。

全社很快实现了沼气化,呈现出一派五业兴旺的景象。

邓小平曾经视察过的二队,沼气建设更是锦上添花。昔日用黄泥巴加石灰夯成的沼气池、三合土的沼气灶,以及农家院坝,全都换上了水泥做的了。

沼气的使用和管理,都走上了标准化、系列化、通用化的轨道。这朵沼气之花更艳了,成了中外闻名的标兵!

队员们无不自豪地说:

这是邓副主席给我们造的福!

光阴荏苒,物换星移。

当年的簇桥公社已更名为簇桥乡,五大队二队已更名为南桥村二组。

如今的簇桥乡已成为亿元乡,乡镇企业蓬勃发展,人民生活蒸蒸日上,幢幢小楼拔地而起,高压线纵横交错。

农副产品加工和乡村企业,有了充足的动力,家家挂上了“夜明珠”。

买煤不用愁,液化罐进入村民家,沼气建设迈向了更高的层次。

<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>

Copyright © 2019-2024 lcyoj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