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邓小平说:“那可不行,你们都戴着手套,我手上有汗,不能拿,会损坏文物的。”
●邓小平认真地说:“我这次是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来参观的。”
●何正磺感慨地说:“六骏代表着我们过去的辉煌智慧,也烙印着民族的屈辱和辛酸……”
●陕西之行
共和国故事·播种小康参观陕西秦俑博物馆
1980年7月1日,邓小平到陕西秦俑博物馆进行视察参观。
这对于秦俑博物馆来说,7月1日这一天,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日子。全馆的工作人员都怀着热切期盼的心情,等待着邓小平的到来。
9时,邓小平及其家人,在省长于明涛等领导的陪同下,乘着一辆灰白色的中型面包车,来到了秦俑博物馆。
秦俑博物馆是在1979年10月1日,正式对外开放的。
那还是在1974年的春天,兵马俑跃出大地,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惊人的消息:在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东,发现了气势雄伟、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坑。
为了使国内外观众,尽早观赏到秦兵马俑的风采,国务院在秦俑坑发现的当年,就决定在兵马俑坑遗址上建立博物馆。
第一期投资580多万元,首先在一号坑遗址上,建成了占地16万平方米的展厅。
秦俑博物馆的发展,自始至终,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怀。叶剑英早在博物馆开馆之前,就到秦俑坑发掘现场视察,并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。
1980年5月,秦俑博物馆正式定名为“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”,馆长是杨正卿,领导成员有白述元、张宁鑫等人。
同年6月,博物馆对赵背户村修陵人墓的勘探和清理工作结束,共发现墓葬103座。
7月1日,正值党的生日这一天,邓小平一行便来到秦俑博物馆参观视察。
馆领导及讲解员等接待人员,早早地就在博物馆南接待室门外,迎接邓小平一行。
待邓小平下车后,馆领导白述元立即迎上前去,代表全馆工作人员向邓小平同志问好。
邓小平深情地说:“向同志们问好。”
邓小平和接待人员—一握手后,走进接待室,坐在事先准备好的椅子上。
只见在面前的一张茶几上,摆放着几件有代表性的文物。
关中的7月,天气十分的炎热。只见穿着白短袖上衣的邓小平,不断地擦着脸上的汗水。
因博物馆开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,接待室内的相关设备还十分的简陋,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。
看到76岁高龄的小平同志这么热,工作人员赶快找来了两把扇子,站在小平同志的身后,为他扇凉。
邓小平对为他扇凉的同志说:“你们辛苦了,不要给我扇了,谢谢你们。”
大家听后,心里都非常的感动。这是一位多么平易近人、虚怀若谷的长者啊!
邓小平一边听着博物馆领导介绍出土文物和建馆的一些情况,一边不断地询问一些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措施。
在观看文物的时候,接待人员将一把出土最完整、最光亮的青铜长剑端在手中,请邓小平观赏,并向他详细地作了介绍。
接待人员介绍说:
这把剑虽然埋于地下2000多年,出土时却光亮如新,没有一点锈迹。
而这种铸剑工艺,德国是1937年,美国是1950年,才先后申请专利。而我国远在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,就创造了类似的工艺,这真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。
邓小平对这把青铜剑很感兴趣,他看得特别仔细,听得特别认真。
工作人员见邓小平同志对青铜剑特别感兴趣,于是就请他亲自端起这把剑,仔细地观赏。
邓小平说:“那可不行,你们都戴着手套,我手上有汗,不能拿,会损坏文物的。”
工作人员赶紧为邓小平同志拿来一双手套,请他戴上。
邓小平戴上手套之后,很高兴地将这把青铜宝剑拿在手中,仔细地端详起来。
他一边端详,一边不断地赞叹道:“好,好,太好了,我们在秦朝就有这么高的科学技术,真是了不起。”
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,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一个小时。随后,邓小平又在大家的陪同下,到秦一号坑进行参观。
此时,已经10时了,一号坑展览大厅前的广场中,已经有数千人在此等候。
当人们看到邓小平之后,心情都十分激动,他们像对待久别的亲人一样,都想看一看这位德高望重的一代伟人。
人们自觉地向两边退去,让出了中间一条通道。大家纷纷向邓副主席问好,并热烈鼓掌欢迎,场面十分的感人。
邓小平不时地向观众挥手致意,并说:“同志们好。”
许多外国朋友也挤进人群,争先恐后地拍下了这动人的场面。
邓小平非常认真、仔细地,参观了一号坑现场和临时的展览。
但见兵马俑与真人一样大小,在感官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。在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在感官上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,它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力量和艺术上的崇高感。
兵马俑一、二、三号坑出土的,就达到8000多件。而仅一号坑,就有6000多件,显得大气磅礴,气势恢宏,震撼人心。
邓小平看到此境况后,不断地感叹道:“不得了,不得了。”
11时,邓小平参观结束后,要离开博物馆了。博物馆领导请小平同志作指示。
邓小平十分认真地说:“我这次是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来参观的。”
接着,邓小平真诚地感谢博物馆的接待,并对博物馆的接待人员说:“你们辛苦了。”
随后,邓小平一行离开了秦俑博物馆。
目前,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,在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挖掘建设后,出土文物、馆容、馆貌,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这与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,以及关于重视知识、重视人才的方针,紧密相关。参观陕西省博物馆
7月2日上午,邓小平一行,又来到陕西省博物馆进行参观。
9时许,一辆老式的北京吉普车领路,一辆白色面包车和一辆轿车,开进了陕西省博物馆的大门。
翘首以待的接待人员,既感到紧张、兴奋,又感到惊讶!
惊讶的是:这样简单、普通的车辆,会是邓副主席一行吗?
正在大家疑惑之时,只见面包车门打开了,邓小平走了下来。但见他上穿白色短袖,下穿深色裤子,看上去神采奕奕,精神矍铄。
看到欢迎、接待的人群,邓小平和蔼地招手致意,并和同志们亲切握手。
邓小平一行及陕西省领导,在博物馆接待人员的引导下,走进石门。
当时,石门内还是用砖铺的路,由于早晨刚刚飘过一阵小雨,路面显得有点湿滑。
馆领导刘文林,提醒小平同志说:“路滑,小心。”
“不要紧。”邓小平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。
参观完“周秦汉文物展”和石刻馆、汉画像石后,刘文林向陪同前来的省长于明涛说:“同志们想和邓副主席合个影。”
邓小平得知后,欣然同意,并愉快地和大家合影留念。
随后,邓小平一行,又来到著名的昭陵六骏前。
何正磺先生向邓小平,讲述了这组著名石刻辉煌而又辛酸的历史。
何正磺介绍说:
“昭陵六骏”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南北征战、削平群雄、建立唐朝过程中,所乘6匹坐骑的写实浮雕。
这组珍贵的石刻,可以说是唐王朝蓬勃向上、初步走向强盛的反映,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。
然而,近代以来,由于中国的落后,政府的腐败无能,帝国主义列强大肆侵略中国,疯狂地掠夺中国的白银、国宝,昭陵6骏也在劫难逃!
1914年,美国的卑士薄,假借考察之名来华,勾结中国古玩商人和地方官吏,以24万银元,盗买了6骏中最优秀的两骏“飒露紫”和“拳毛騧”。
1918年,卑士薄再次来到中国,企图偷运余下的4骏。
古玩奸商赵鹤芳,贿赂当时陕西督军陈树藩的父亲,在其支持下,卑劣地把其余4骏浮雕锯成小块,准备装在箱里偷运境外。
幸而被礼泉人民发现,立即报告了省议会,并监视不准盗窃分子运走。
当时,陕西靖国军已经起义。在闻知此事后,张贴布告,谴责陈树藩盗卖文物罪行。
陈树藩得知此事是其父所为,立即命令将4匹石马运至西安图书馆保存,4骏幸得保存下来,但已不完整。
而“飒露紫”和“拳毛騧”,至今还陈列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,我们只能展出它的复制品!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!
此时,展室里异常安静,所有的人都被那动情的讲解感染了。
邓小平手中的扇子也停止了摆动,他一言未发,却神情严肃,陷入了沉思……0参观西安碑林展室
在博物馆领导和接待人员的陪同下,邓小平一行又参观了西安碑林。
在西安碑林的6个展室里,邓小平看到了东汉《曹全碑》和唐代欧阳询书《皇甫诞碑》,颜真卿书《多宝塔碑》、《颜勤礼碑》,柳公权书《玄秘塔碑》,以及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、《开成石经》,唐玄宗李隆基书《石台孝经》等著名碑石,这些碑石都保存完好。
邓小平听介绍后,满意地点着头,露出了欣慰的微笑。
通过接待人员的讲解,邓小平还了解到,西安碑林从1087年创建至今,已有近900年的历史,是世界上收集古代碑刻数量最多、质量最高的博物馆。同时,也是近代真正意义上,我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。
西安碑林是我国碑石文物精华荟萃之处。
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,当时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没有建成。陕西历史博物馆就设于此,这就相当于一批国家级的文物在这里展出。
当时,陕西博物馆还在不断地发展,成为重要的旅游参观景点。
邓小平听到接待人员的介绍后,满意地点着头,露出了欣慰地微笑!
在隋唐文物展室中,那些精美的文物,唐代高度发达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,深深地吸引着邓小平。他尤其对开放的唐帝国、丝绸之路等内容,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。
在近两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,邓小平看得很慢,很仔细,听得很认真。他不随便发问、讲话,对讲解人员非常地尊重,仿佛是在听讲课似的。
邓小平的谦虚和蔼,平易近人,给所有的接待人员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。
到贵宾接待室休息时,邓小平欣赏了几件未展出的库藏国宝,有八棱金杯、杜虎符乐府钟、婆金银盒等珍宝。
何正磺、李长庆二位老专家,分别向邓小平介绍了这些珍贵文物。
邓小平依然听得那样专注,看得那样认真,对祖国灿烂的悠久的历史文明,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敬佩崇仰之情。
听着专家们的精彩解说,邓小平的脸上,时而显出惊叹的神情,时而露出高兴的微笑,时而显出深深的沉思!
时间过得真快,半个多小时又过去了。根据日程安排,邓小平一行还要去别处进行视察参观。
11时30分,邓小平不得不离开博物馆了。
再留下一张照片,记录下和邓小平同志在一起的幸福时刻!
宣教部的姑娘们以及一些工作人员,又轮流站在小平同志的身后,合影留念。
在此次参观之前,邓小平曾两次到陕西,这次来是第3次。
在短短两天的参观中,邓小平在西安碑林停留的时间最长。
在各景点参观的过程中,邓小平始终把自己看做一位普通观众,尽量减少陪同人员,接待、用车,一切从简。
为邓小平同志准备的一辆小轿车,他让给其他同志,而自己则一直坐面包车。
邓小平还要求,不影响接待单位的正常工作,不干扰群众参观。
在碑林,邓小平还让警卫秘书,专门到大门口询问,是否对广大游客开放的问题。
当得知博物馆当日照常开放后,邓小平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这一行为,充分体现了邓小平非常深厚的群众观念。
邓小平无声的行动,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,指明了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,才是文物保护、展出、利用的服务方向。